「這不是預言,是天意!」阿南德最新推斷超驚人:災難將蔓延,大劫全都逃不掉……【曉書說】
「這不是預言,是天意!」阿南德最新推斷超驚人:災難將蔓延,大劫全都逃不掉……【曉書說】
觀看次數:67,847次 • 2022年3月30日 •
https://youtu.be/SUANf0L8cTw
留言:
神佛有四不能
1.因果不可改
2.智慧不可賜
3.真法不可說
4.無緣不可度
金剛經:如來所說法 皆不可取 不可說 非法 非非法 所以者何?
正如佛陀在金剛經中不斷的強調及開示
祂只是以方便世人理解的方式來敘述
但文字語言及我們所處的三維世界本就有諸多限制
要完全的傳達真理是非常困難
祂所強調雖然講述了許多法
但又說祂其實什麼都沒說 什麼也不知道
是希望我們不要只緊抓著祂的法就因此心生執念
祂所提供的只是像一個指路牌來標示方向
但並無唯一的方法
最終還是得靠我們自己去度過
但前提是你得相信祂也相信你自己
否則就如上述第四點 無緣不可度
更現代的科學講法就是神佛屬於高維度存有
因此基於宇宙法則下
高維度存有 是不可直接干涉其他維度的存有
所以祂們只能透過間接的各種方式來引導
或是降維轉世來地球直接協助
“應無所住 而生其心”~這是方法!
眾生我執強過一切,所以難度!
沒錯 但這句屬於金剛經內文的精華之一
有研究過整部的譯文的話
會比較能領會這句話的含義
若無涉略者很難有所共鳴
恩,沒想到這次阿南德講這麼白,但是真正危險還不是第三次大戰,而是大戰後的瘟疫,那才是更危險,第三次確定後,代表老天爺準備動手了,就變成推背圖的預言了
作恶终会受上天惩罰,种何因得何果。一切神已安排!且看以后应验吧。南無阿彌陀佛
我戒邪淫至今天 1746 天 ! 末學覺得 祭祖 最好的方式就是 持好五戒十善,改掉諸惡習,行正法,走正道,不起貪念,不佔人便宜,處處替他人著想,給人方便,抬起頭來堂堂正正的做人。就是回報 先人最好的方式。
愛-是生命的起源!
用“”善與“愛”的能量回饋宇宙萬物
戒除貪嗔癡
感恩並懺悔
南無阿彌陀佛🙏
菩薩畏因 衆生畏果 各咎由自取。
多行善、布施和吃素災禍和疫瘟自然退
正確!行善濟人貧窮困苦!以慈悲心常行施仁與善!沒有災禍敢臨身!!聞善化吉祥。
佛菩薩是老師, 祂教你方法, 可沒說要去救你, 否則釋迦族, 怎會被琉璃王給滅了呢?
無需躲 善德回天鄉 惡毒下地獄 因果絲毫不差
凈土宗第十三祖師{印光大師}開示:上中下根人都能獲益的最妙念佛方法,都攝六根,凈念相繼
念佛的宗旨, 是生真信(即信), 發切願(即愿), 專持佛號(即行。信願行三,為念佛宗旨),念佛用功最妙的方法,是都攝六根,凈念相繼。"都攝六根"者,即是念佛之心,專註於佛名號,即攝意根。口須念得清清楚楚,即攝舌根。耳須聽得清清楚楚,即攝耳根。此三根攝於佛號,則眼決不會亂視。念佛時眼宜垂簾,即放下眼皮,不可睜大。眼既攝矣,鼻也不會亂嗅,則鼻亦攝矣。身須恭敬,則身亦攝矣。六根既攝而不散,則心無妄念,唯佛是念,方為凈念。六根不攝,雖則念佛,心中仍然妄想紛飛,難得實益。若能常都攝六根而念,是名"凈念相繼"。能常常凈念相繼,則壹心不亂,與念佛三昧,均可漸得矣。(文鈔續編·復幻修大師書)
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心,即意根;口,即舌根;聽,即耳根。心念、口念、耳聽,此三根一攝,眼也不會東張西望,鼻也不會聞別的氣味,身也不敢放逸懈怠,故名都攝六根。都攝六根而念,自無汙雜妄念,故名凈念。凈念,必須要常常相繼不斷,故名凈念相繼。能凈念相繼,久而久之,則得念佛三昧。此都攝六根,凈念相繼,為得三昧之第一妙法。故雲:得三摩地,斯為第一。三摩地,即三昧之別名。如此念之,決有凈念常存,妄念全無之一日。(《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第521頁 復修凈師書)
楞嚴經勢至圓通章末後雲:‘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壹。’無選擇者,遍用根塵識大以念佛也。念佛仗佛力了生死。禪仗自力了生死。今人能悟者,尚不可多見。況證四果(藏教)及七信(圓教)乎。(四果七信,方了生死。)都攝六根,入手在聽。無論大聲念,小聲念,不開口心中默念,均須字字句句聽得清楚,此念佛之秘訣也。信願行三,為凈土綱要。都攝六根,為念佛秘訣。知此二者,更不須再問人矣。(文鈔三編卷壹《復明性大師書》)
所言念佛妄想多,當一心念,攝耳諦聽,字字句句,勿令空過,久而久之,心自歸一。此念佛最妙之法也。《楞嚴經•大勢至圓通章》雲:“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聽即都攝六根之法。此法無論上中下根人,用之皆有益而無弊,凡一切人皆以諦聽告之。(《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六第672頁 復拜竹居士書三)
大勢至菩薩,以如子憶母為喻。子心中只念其母,其余之境,皆非己心中事,故能感應道交。又曰,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即三昧也。)斯為第壹。所言心,口,耳悉令清楚者,即都攝六根之法則也。(心,即意根。口,即舌根。)心口念而耳聽,眼鼻決不至向外馳求,身亦不至倨傲放肆。今人念佛,多多都是不肯認真,故無效耳。念佛之人,當恭敬至誠,字字句句,心裏念得清清楚楚,口裏念得清清楚楚。果能如是,縱不能完全了無妄念,然亦不至過甚。多有只圖快圖多,隨口滑讀,故無效也。若能攝心,方可謂為真念佛人。《印光大師文鈔》
十念記數念佛法
"十念記數"者,當念佛時,從壹句至十句,須念得分明,仍須記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須從壹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隨念隨記,不可掐珠,唯憑心記。若十句直記為難,或分為兩氣,則從壹至五,從六至十。若又費力,當從壹至三,從四至六,從七至十,作三氣念。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聽得清楚,妄念無處著腳,壹心不亂,久當自得耳。須知此之十念,與晨朝十念,攝妄則同,用功大異。晨朝十念,盡壹口氣為壹念。不論佛數多少。此以壹句佛為壹念。彼唯晨朝十念則可,若二十、三十,則傷氣成病。此則念壹句佛,心知壹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從壹至十,從壹至十,縱日念數萬,皆如是記。不但去妄,最能養神。隨快隨慢,了無滯礙。從朝至暮,無不相宜。較彼掐珠記數者,利益天殊。彼則身勞而神動,此則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時,或難記數,則懇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復攝心記數。則憧憧往來者,朋從於專註壹境之佛號中矣。大勢至謂:"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壹。"利根則不須論。若吾輩之鈍根,捨此十念記數之法,欲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大難大難。又須知此攝心念佛之法,乃即淺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議法。但當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見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茲中喪,不能究竟親獲實益,為可哀也。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時。若靜坐養神,由手動故,神不能安,久則受病。此十念記數,行住坐臥皆無不宜。臥時只宜默念,不可出聲。若出聲,壹則不恭,二則傷氣。切記切記。(增廣文鈔·復高邵麟居士書四)
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皆法菩提心,同生極樂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