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之聲》(英語:Sound of Freedom)
「不過英雄並不只是我所扮演的提姆·巴拉德(Tim Ballard)」
「而是在這一切事件裡提供幫助的人們」
吉姆卡維佐(Jim Caviezel)在電影結束後出現在大銀幕上說。
在正片裡,他扮演的主角提姆·巴拉德(Tim Ballard)每天都得觀賞各種色情影片
因為他必須將裡面的影像轉成文字證據,供法官與檢察官查閱。
這樣的工作他整整做了十二年
而這件事快讓他崩潰的點在於
影片中全是未成年的被脅迫者,他必須一次又一次的看他們的反應,那是恐懼,是尖叫,是哀號,是悲傷,然後......
麻木,就像許多被強暴受害者最後的結局一樣,你會覺得你在用第三人稱看著自己的身體,彷彿漂浮著看著一切發生,這是一種身體求生自保機制當你身在地獄的時候。
而在他即將退休的那年,他決定投入一場會讓他丟掉工作甚至是性命的跨國行動。
主管看著提姆,不耐煩的說:
「那些孩子甚至不是美國孩童!」
「但他們之中有不少人被賣到美國!」
提姆說,口氣充滿憤怒,但比憤怒更多的是淚水,這份工作很多人都受不了
其中一名同事更寧願去犯罪現場,看成人屍體而非這些影像。
如果你一開始告訴我《自由之聲》在美國國內能賣贏《不可能的任務》或者《玩命關頭》
我只會覺得你瘋了
因為我們都知道電影的製作成本與行銷費用與這部電影的票房息息相關,而出於小小工作室的《自由之聲》有多少成本?
1450萬美金。
行銷呢?
大部分的美國媒體都在看這部電影的笑話,而且從一開始就如此,要知道主宰美國生態的媒體意識型態大多偏左,而比如foxnews這類媒體則直接被抹為「專造假新聞」(講的像左媒沒有錯誤報導甚至刻意誤導的報導一樣。)
更別提這部片還有這種對話。
「為什麼你一直要糾結於這件事?」
「因為上帝的孩子是非賣品。」
如果你對美國當前媒體生態以及校園有基本認識就知道,「上帝」不是受歡迎的詞。
更別說《自由之聲》基於其製作公司天使工作室(Angel Studios)的理念,盡可能避開暴力與色情場景,而用各種方式(比如演員的眼神)告訴我們他看到了什麼還有因此所受的折磨,這種「刻意迴避」的作法在重口味的主流網站本來就不受青睞。
尤其我們都知道臉書的獨特邏輯,你提到一些關鍵字時就會被降觸,因為他才不管你是要宣揚未成年人色情還是要批判它,甚至提到它是為了把這個每年涉及數百萬兒童的社會問題指出來(這就是為什麼我要把這篇置頂)
《自由之聲》也是這樣
這是一部淚水大於憤怒,希望大於暴力的電影,所以你可以在片中感受到驚悚與悲傷,但當主角逮到惡徒,或者深入敵陣時,你不該期待他大開殺戒,像席維斯史特龍那樣替觀眾出一口氣。
但你確實會感受到深刻的喜悅,因為裡面的有許多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角色,他們都不斷要受到信念的考驗,卻依然努力奮戰,不是拿槍火拼,而是抽絲剝繭,捏著鼻子深入罪惡,只為找到被帶走的孩子們。
當現實一直要他們放棄,當高層要他們別管了,甚至槍就直接抵在他們腦門。
驅使他們堅持的動力不是仇恨,而是同理心(如果這種事發生在我孩子身上怎麼辦?)還有超越國界的真正善念。
而這讓這部片從一開始宣傳就受到很多攻擊,無論是對製片人的抹黑,還是今天早上對提姆·巴拉德(Tim Ballard)的指控。
只因為他們拒絕奴隸制再度被施行於世界上,拒絕再有什麼富豪還是大亨搞什麼兒童島,或是上帝的孩子淪為地下室戀童癖的玩物這種事情發生,就算有人掌控好萊塢也好媒體也罷,他們都不該擁有這種褻瀆的特權。
而這註定是一場艱苦的戰鬥,因為他們面對的是掌控全球影視菁英的權貴。
影院指數:4/5
#即將上映
#本周上映
#美國
#年度
#奇蹟
#電影
#自由之聲
#未成年人
#人口販賣
#奴隸制度
#全面揭露
#媒體封殺
#社會暗面
CATCHPLAY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pfbid0vA1XyPQoPzkfNMgybDp5jZmH9pYyzRpqxC5P86z2Uk7oSZwBGn2uxLoKN5GnDB1al&id=1527794275&mibextid=Nif5oz